磷化是一種通過化學與電化學反應的方法,生成磷酸鹽化學轉化膜的過程;磷化膜就是通過磷化操作獲得的化學轉化膜,通過磷化處理得到的磷化膜膜層主要物質組分是磷酸鹽。磷化處理的主要目的包括:提高基體金屬的耐腐蝕性,提高漆膜層的附著力及耐蝕能力,提高基體金屬的耐磨能力。
我國磷化處理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但是近幾年來,在磷化技術方面,我們也取得了的一些成績,比如在磷化技術的復配方面和機理研究方面。通過磷化處理,磷化膜的耐蝕性能及涂裝的配套性能得到了提高。目前,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無毒環保、高性能、低成本就成為近些年來磷化處理技術的主要研究方向。經過研究人員的努力,我國在磷化領域方面取得了矚目的成果,推出了大量的適用于各種材料的磷化液配方。近年來在鋁及其合金鋅系磷化方面也有一定的進展,自磷化技術實現工業化應用以來,人們一直都在謀求降低磷化成本,方法主要包括:調整磷化配方,縮短其成分的藥劑用量,降低磷化的溫度。低溫磷化不僅降低能耗,而且還可以減少藥劑用量,降低了成本;低溫磷化的磷化液穩定易控,生成的磷化膜均勻細密,磷化處理過程中的沉渣也會明顯減少;禾川化學專業從事磷化液配方分析、成分分析、配方檢測、成分檢測;禾川化學是磷化企業產品技術革新的風向標;禾川化學成功開發出新型磷化液配方技術;
2.1磷化液常見組成
常見磷化液主要由三大類成分組成,包括:磷化主組分,磷化促進劑,磷化助劑,還含有少量的的其他成分。
磷化促進劑可分為:氧化促進劑,金屬離子促進劑及復合促進劑。氧化促進劑在在磷化液配方中是種化學反應型加速劑,作為陰極去極化劑存在的;主要作用是促使磷化第一階段的酸蝕速度加快,加速氫離子在陰極的放電速度,所以也被稱為金屬腐蝕的催化劑。常用的氧化促進劑包括:硝酸鹽、亞硝酸鹽、氯酸鹽、鉬酸鹽、有機硝基化合物、雙氧水、溴酸鹽、碘酸鹽和有機過氧化物等。
金屬離子促進劑主要包括:Cu、Ni、Mn、Ca、Co等電位較正的金屬鹽,一般為硝酸鹽,有利于晶核生成和晶粒細化,加速常溫磷化的進程。
復合促進劑就是促進劑的復配,同時含有氧化促進劑、金屬離子促進劑及成膜助劑。氧化促進劑保證反應在熱力學上是可行的,金屬離子促進劑及成膜助劑確保常溫磷化反應在動力學上是可行的,并起到穩定運行條件、改善膜性能的作用。
磷化助劑主要起到穩定磷化液、細化結晶、改良膜性能等作用。可以用作緩沖劑,使磷化液的pH值較長時間穩定在一定范圍內。氟離子有掩蔽雜質、細化結晶的作用,如其和三價鋁離子配位,阻止三價鋁離子對形成磷化膜的干擾。檸檬酸、酒石酸、焦磷酸鈉、三乙醇胺在磷化液中起配位作用,能降低沉渣量,穩定磷化液,同時還可降低膜厚,改善膜的質量。少量表面活性劑,如十二烷基磺酸鈉、OP乳化劑可以改善磷化液對工件表面的潤濕性能,降低對前處理的要求。
NO2-是最常用的促進劑,常與NO3-復配進行使用,對膜層的形成有特殊的促進作用,能夠降低磷化的溫度,降低金屬電位,能夠細化磷化晶粒。NO2-的作用機理是作為鋼鐵緩蝕劑,吸附于鐵基體上,使得鋼鐵的腐蝕溶解速度減緩,隨著NO2-含量不斷升高,基體的溶解度不斷降低。封鎖微陽極區,擴大微陰極區和微陽極區的面積比,同時起到了陰極的去極化作用。但是NO2-在酸性條件中不穩定,很易分解,要定期的向磷化槽補加藥劑用量,否則磷化膜非常容易發黃,同時分解產生的酸氣,容易使未磷化的濕工件生銹,其含量應該控制在0.1~1.0g/L。
NO3-也是常用的氧化促進劑,單獨使用硝酸鹽作為氧化劑時,Fe2+不能全部氧化成為Fe3+,造成了溶液中的Fe2+濃度不斷升高,這對磷化膜生長的速度是不利的。因此,不能單獨使用硝酸鹽氧化劑,而是與其他促進劑進行復配使用。如亞硝酸鹽或氯酸鹽等。NO3-含量過高不利于磷化的進行,但是含量過低時,同樣會影響磷化膜的質量。因為氧化劑不能有效的氧化氫原子,第一步向右緩慢反應,會造成膜層薄,不利于應用。
ClO3-一般只用于鋅系磷化,在酸性條件下比較穩定,不需要經常的向磷化槽中補加,不會產生酸性的氣體,但是ClO3-會還原成Cl-;Cl-的危害性比較大,一是腐蝕金屬基體,二是會參與成膜,并以配合物的形式參與結晶,給磷化膜的耐蝕性帶來不利影響。使用氯酸鹽作為促進劑時,磷化溫度較高,在低溫條件下形成的磷化膜不會理想,必須在中溫條件下才會起加速作用。磷化液長期使用,pH值會不斷降低,給磷化膜的質量帶來不利的影響,單獨使用時加速效果不好,應用是要與其他的促進劑進行復配使用。
MoO4-是鐵系磷化比較常見的常溫磷化促進劑,并有鈍化作用與加速作用,同時起到了緩蝕劑、活化劑和降低膜重的作用,可以生成薄且致密的磷化膜。鉬酸鹽促進劑的使用優點是溶液穩定、使用壽命長、沉渣少、容易調整。單獨使用時能夠快速生成薄且致密的膜層,可以省略掉磷化處理前金屬工件的表面調整工序,鉬酸鹽促進劑能夠直接參與成膜,成為磷化膜的一部分,從而降低了磷化液中有效藥劑的消耗。鉬酸鹽促進劑的藥劑用量一般在控制在0.8~3.0g/L。
雙氧水有其獨特的優點,它的還原產物是水,藥劑使用濃度非常低。但是雙氧水在酸性條件下不穩定,容易分解,工藝上控制困難,磷化沉渣多,一般不經常使用。
極少量的銅鹽可以給磷化的速度帶來大幅度提高,使成膜的時間縮短,減少成膜結晶的尺寸,改變結晶的結構形態,能夠提高磷化膜的防護性、抗堿性和涂裝性。但是銅鹽的用量要合適,如果銅鹽用量過量的話,會使磷化膜被氧化鋁(呈現為海綿狀)覆蓋,給磷化膜的生成帶來不利的影響。
鎳離子是最有效的常用磷化促進劑,它不僅能夠細化結晶和加速磷化,而且能提高磷化膜的耐蝕性。但是鎳離子的用量不能夠太低,否則磷化膜層薄,與銅鹽促進劑不同的是,鎳鹽促進劑的大量添加不會產生不利的影響,但是會增加成本。
錳離子能夠提高反應的速度、降低磷化處理的溫度、降低金屬鎳用量、還可以降低膜厚,提高基材金屬表面的耐磨性。國外大量采用Zn、Ni、Mn磷化體系,鎳離子和錳離子在成膜過程中,參與到磷化成膜,形成耐蝕性優良的磷酸鎳錳或磷酸錳。
鈣離子能夠抑制磷化晶粒的生長,是磷化膜的晶粒呈現為顆粒狀和短棒狀,晶粒得到細化。因為鈣離子促進劑要求的溫度較高,不適合于常溫磷化。
3.1試劑的配置
氫氧化鈉標準溶液c (NaOH) =0.2000mol /L;EDT A標準溶液 c ( EDT A) = 0.2000 mol /L;硫磷混酸是用體積比為1:1:3的分析純的硫酸、磷酸和水配制而成;尿素為固體。二甲酚橙指示劑用 0.2 g二甲酚橙溶于100 mL體積分數為10%的乙醇溶液制得;溴甲酚綠指示劑用 0.3g溴甲酚綠溶于100mL體積分數為 20%的乙醇溶液制得;酚酞指示劑用 1.0g酚酞試劑溶于 100 mL分析純乙醇制得;草酸鉀溶液用15g草酸鉀溶100 mL的水中制得;乙酸 -乙酸鈉緩沖溶液是用溫水溶解100g無水乙酸鈉, 冷卻后滴加冰乙酸9.0mL,用水稀釋至1 L,此時pH≈ 5.5 (用精密pH試紙檢查 )。
3.2分析機制
總酸度的分析是采用酸堿滴定法, 以酚酞為指示劑, 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化學反應式為:
H++H2PO4-+2OH-=HPO42-+H2O
二價鋅離子的分析是采用配位滴定法, 在 pH =5.5弱酸性介質中, 以二甲酚橙為指示劑, 用 EDT A標準溶液滴定。
游離酸的分析是采用酸堿滴定法, 以溴甲酚綠為指示劑, 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化學反應式為
H++OH-=H2O
磷酸根的分析是采用酸堿滴定法, 用草酸鉀掩蔽二價鋅離子, 以酚酞為指示劑, 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化學反應式為
H2PO4-+OH-=HPO42-+H2O
3.3分析及計算
3.3.1總酸度與二價鋅離子的分析
在250 mL錐形瓶中, 加水約50 mL,稱取磷化液M0g,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然后取樣Vml,加酚酞指示劑3~4滴, 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到紅色且不褪色即為滴定終點。
W(H+)=100C1V1/V1000M0*100%
式中:
c 1―¾¾ 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摩爾濃度, mol /L;
V1―¾¾滴定消耗的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 mL;
M0―¾¾ 磷化液的質量 g。
在分析總酸度后的溶液中,加入pH=5.5緩沖溶液5.0 mL,二甲酚橙指示劑 2~3滴, 用 EDT A標準溶液滴定到純黃色為終點。
W(Zn2+)=100C2V2M2/1000M0V*100%
式中:
W(Zn2+) ―¾¾二價鋅離子的質量分數;
C2―¾¾EDTA標準溶液的摩爾濃度, mol /L;
V2―¾¾滴定消耗的EDTA標準溶液的體積, mL;
M2―¾¾二價鋅離子的摩爾質量, g/mol ;
M0―¾¾ 磷化液的質量g。
3.3.2 游離酸與磷酸根的分析
在250 mL錐形瓶中, 加水約50 mL,稱取磷化液M0g,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然后取樣Vml,加溴甲酚綠指示劑2~3滴, 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到藍綠色為終點。
W(H+)=100C3V3/V1000M0*100%
式 (4 )中:
C 3 ―¾¾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摩爾濃度,mol /L;
V3 ―¾¾滴定消耗的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 mL;
M0―¾¾ 磷化液的質量, g。
在分析游離酸后的溶液中, 加入體積質量15 g/mL的草酸鉀溶液 20 mL,酚酞指示劑 3~4滴,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到紫色為終點。
W(PO43-)=100C4V4M4/1000VM0*100%
式中:
W( PO43 -) ―¾¾ 磷酸根的質量分數,
C 4―¾¾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摩爾濃度,mol /L;
V4―¾¾ 滴定消耗的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體積, mL;
M4―¾¾ 磷酸根的摩爾質量, g/mol ;
M0―¾¾移取磷化液的質量, g。
3.3.3關系分析
根據長期的實踐, 發現測定磷化液各成分時各試劑的用量存在一定關系: V1 = V2 + V3 + V4。在此基礎上可以只測定其中的 3個量, 從而推導出另 1個量, 這樣就節約了試劑和測試時間。具體的試驗結果及計算見表。從表可以看出, 準確度最高的是對Zn2 +的分析,這是因為磷化液中其他成分都不會干擾Zn2+的分析。分析誤差最大的是總酸度, 由于Zn2 +的干擾, 滴定終點褪色。
3.3.4注意事項
二甲酚橙指示劑配制成水溶液后, 如放置時間過長易發生聚合和氧化反應, 不能敏銳指示終點, 故加體積分數為10%的乙醇以防止聚和和氧化。分析磷酸根時若終點反應不靈敏, 應稍加溫或增加草酸鉀溶液的用量。
4.1常溫鋅系磷化液的配制
取ZnO 固體于一燒杯中, 加入少量蒸餾水, 用玻璃棒攪拌成糊狀, 將磷酸在攪拌下分次加入, 使ZnO 固體完全溶解為澄清溶液。再依次加入CT-1促進劑、磷酸二氫鉀、十二烷基硫酸鈉等組分, 用蒸餾水稀釋至所需體積, 此時溶液為澄清液。磷化液主要成分為: 磷酸12~15ml/L, 氧化鋅1.0~2.5g/L, 磷酸二氫鉀2.0~3.0 g/L,十二烷基硫酸鈉0.5~1.0 g/L, CT-1 0.25~0.5 ml/ L.
4.2 實驗儀器與試劑
本研究中應用的主要儀器和主要化學試劑如表4.2.1及表4.2.2所示:
表4.2.1實驗用主要儀器
儀器名稱 |
型號 |
生產廠家 |
水浴恒溫振蕩器 |
SHA-B |
上海浦東物理光學儀器廠 |
電子天平 |
ALB-124 |
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 |
電熱鼓風干燥箱 |
101 |
北京市光明醫療儀器廠 |
電化學工作站 |
PARSTAT2273 |
AMETEK |
電子掃描顯微鏡 |
S-3400N |
日本日立公司 |
鉑電極 |
213型 |
上海雷磁儀器廠 |
飽和甘汞電極 |
232型 |
上海雷磁儀器廠 |
表4.2.2 實驗用主要試劑
試劑名稱 |
純度 |
生產廠家 |
磷酸二氫鋅 |
CP |
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
硝酸鋅 |
AR |
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
檸檬酸 |
AR |
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
硝酸鎳 |
AR |
沈陽市新西試劑廠 |
磷酸鈉 |
AR |
沈陽市東興試劑廠 |
無水碳酸鈉 |
AR |
沈陽沈一精細化學品有限公司 |
氫氧化鈉(粒狀) |
AR |
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
草酸鈉 |
AR |
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
DL-酒石酸 |
AR |
沈陽力誠試劑廠 |
OP-乳化劑 |
AR |
成都科龍化工試劑廠 |
甲基橙 |
Ind |
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
酚酞 |
Ind |
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
硝酸 |
AR |
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
鹽酸 |
AR |
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
磷酸 |
AR |
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
氯化鈉 |
AR |
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 |
4.3鋅鈣系磷化液參考配方
成分 |
投料比 |
成分說明 |
氧化鋅 |
45~55 |
|
磷酸 |
160~180 |
|
硝酸 |
260~270 |
|
碳酸鈣 |
190~225 |
|
碳酸氫銨 |
5~7 |
|
硝酸鎳 |
1.5~3 |
|
檸檬酸 |
1~3 |
|
葡萄糖酸鈉 |
0.1~0.3 |
|
氟化鈉 |
0~1 |
|
水 |
加至1L |
4.4有機促進磷化液參考配方
成分 |
投料比 |
成分說明 |
鐵粉 |
0.9~1.2 |
|
水 |
9~11 |
|
磷酸 |
29~31 |
|
氧化鋅 |
160~180 |
|
水 |
120~130 |
|
磷酸 |
550~600 |
|
氫氟酸 |
12~14 |
|
碳酸錳 |
50~60 |
|
水 |
400~500 |
|
氟硅酸 |
20~25 |
|
氟硼酸鈉 |
0~2 |
|
酒石酸 |
4~6 |
|
氯酸鈉 |
60~70 |
|
燒堿 |
5~7 |
|
間硝基苯磺酸鈉 |
15~18 |
|
水 |
加至1L |
以上參考配方數據都經過技術修改,僅供參考,關于磷化液更多技術可以咨詢我中心技術支持0512-8219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