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名稱是消費者首先關注的標示內容,它清晰地反映食品的真實屬性。食品名稱往往與食品類別相關。例如,某產品包裝上注明“咖啡乳”,要確定其究竟是牛奶產品還是飲料,可查看標簽上的“食品類別”。如果注明了是“調味牛奶”或“調味乳”,則說明是在牛奶中添加了咖啡;如果標注了“乳飲料”就說明是用水、增稠劑、少量牛奶和咖啡制成的,基本沒有什么營養價值。
配料表是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時使用的并存在于產品中的任何物質的構成,包括食品添加劑。各種配料應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一一排列。以燕麥產品為例,如果配料表上標示“米粉,蔗糖,燕麥……”,說明其中的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燕麥很少;如果標示“燕麥,米粉,蔗糖……”則說明燕麥含量最高,其營養價值會好得多。為了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食品中可能會加入化學合成物質或天然物質等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要在配料表中按照加入量的遞減順序全部標示。
凈含量是指除去包裝容器和其他包裝材料后內裝商品的量,一般指質量或體積,凈含量的標示由凈含量、數字和法定計量單位組成。例如一包方便面的凈含量為85g,是指除去包裝袋、調料包和叉子等材料后剩下的面塊重量為85g。
食品標簽上應當標注生產者和(或)經銷者的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生產者名稱和地址應當是依法登記注冊、能夠承擔產品安全質量責任的生產者的名稱和地址。受其他單位委托加工食品的,應標示委托單位和受委托單位的名稱和地址或僅標示委托單位的名稱和地址及產地。生產者或經銷者的聯系方式應標示電話、傳真、網絡聯系方式等至少一項內容,或與地址一并標示的郵政地址。
食品標簽上要清晰地標示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并且按照年、月、日的順序標示日期,如果不按此順序標示,應注明日期標示順序。超出了保質期的食品不得再銷售或使用。標簽上必須標注貯存條件,消費者在購買食品后需在標簽規定的貯存條件下貯藏食物,以使食物在保質期內保持最好的色、香、味及品質要求。貯存條件一般為常溫(或冷凍,或冷藏,或避光,或陰涼干燥處);××—×× ℃保存;請置于陰涼干燥處;常溫保存,開封后需冷藏;溫度:≤××℃,濕度:≤××%。
食品標簽上的“QS”標志即食品生產許可證標志,是“質量安全”的英文“Quality Safty”的縮寫,是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志,此外還要標注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的食品出廠前必須標注“QS”標志,表明食品經檢驗合格,符合食品質量安全的基本要求,沒有“QS”標志的不得出廠銷售。
在國內生產并在國內銷售的包裝食品還應標示企業所執行的標準代號和順序號,這種標準可能是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或經備案的企業標準,這是向消費者承諾的食品質量水平,同時也是質量監督檢查機構進行監督檢查的依據。例如某食醋產品的標簽為“執行標準GB18187-2000”,解讀為該食醋產品執行的是國家標準GB18187-2000《釀造食醋》。(河北省吳橋縣質監局 李文釗)
愛玩文字游戲的食品標簽
“高纖維”“粗糧”餅干
超市餅干專柜打有“高纖維餅干”“粗糧消化餅”字樣的產品實在不少,而且它們一般都廣受肥胖和高血脂人群的歡迎,殊不知高纖維≠低脂肪,因為粗糧和高纖維產品如果沒有很多油脂的幫助根本就難以下咽,所以此類產品的含油量絕不會低于其他餅干,甚至往往還要高出不少。原本是想借助膳食纖維來達到降脂減肥的目的,不想卻額外的吃進了更多的脂肪真是得不償失。
“無糖”和“無蔗糖”食品
無糖食品可以說是對糖尿病人和肥胖人士誘惑最大的字眼了,然而淀粉也是糖油脂也沒少,照樣升糖升脂;“無蔗糖”也是一樣,商家承諾是不添加蔗糖卻沒承諾你不加麥芽糖漿、不加糊精,其實麥芽糖漿和糊精這兩種東西升血糖的能耐還要在蔗糖之上,常買這些產品的糖尿病人可真要自求多福了。
五花八門的飲料名稱
X酸乳、X仔牛奶、XX快線……這些都是爺爺奶奶們最愿意買給小朋友們喝的“牛奶”了。都說牛奶好處多能補鈣、長身體,可是又有哪個爺爺奶奶會翻過飲料瓶仔細研究一下飲料的標簽呢?結果好心辦了壞事,給孩子喝了太多的“白糖水”和有限的復原乳(奶粉等牛奶提取物加水還原后的產物,營養成分較之鮮奶大打折扣),造就了一群小胖子,也養成了他們挑食不愛吃飯的毛病;果汁產品的情況也差不多,其中純果汁的含量只有百分之幾到十幾,卻堂而皇之的冠名為XX果汁,豈知其中誘人的果味兒都來自于香精和色素。
混亂的調和油市場
掛羊頭買狗肉最嚴重的當屬調和油產品了,主料使用菜籽油、大豆油等普通品種,只加入一點兒點兒“橄欖油”、“魚油”、“亞麻籽油”等名貴油品,如果過仔細一看配料表,這些好油如果能排到前五就已經是不錯的了,然而卻敢冠名為“橄欖調和油”、“深海魚油調和油”云云,這是調和油廠家慣用的伎倆,商家們之所以敢這么干主要是因為國家規范調和油的相關法規還未出臺,同時也因為很多人買油只看廣告宣傳。所以買商家調和好的油還不如多買幾種油自己調和著吃得明白、吃得放心。
此外,什么“非油炸”、“降糖食品”、“不含膽固醇的植物油”等等文字游戲,絕度是步步驚心,讓人防不勝防。下面營養師就各位看官支上倆招,包大伙兒可以在各種文字游戲的陷阱中去偽存真、以不變應萬變:
先看商品名稱,注意名稱周圍的標注和解釋(如:乳飲料、復原乳、果汁飲料、代可可脂等);
細看食品配料表,從配料的先后順序中可以輕松的分辨出什么是主料,什么是輔料;
研究營養成分表,找出自己最為關心的營養素的含量,根據自己的情況比較著選擇。